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观察 > 正文

中国租赁行业发展(中国租赁行业发展介绍)

2024-08-10 13079 0 评论 行业观察


  

本文目录

  

  1. 租赁市场的发展现状
  2. 融资租赁对我国行业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我国分时租赁发展状况如何

1、中国租赁市场的发展是始于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相对于国外租赁市场的规模来说,中国租赁市场的规模还比较小,但它成长的空间却不可小觑,租赁业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总体上看,中国租赁市场发展迅速,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业务品种灵活创新,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颇多障碍。

  

2、租赁业在中国是个小行业,但它成长的空间却不可小觑。比较美国固定资产投资中,银行、证券、融资租赁三分天下的融资格局,再比较跨国公司利用租赁占领世界市场的现象,租赁业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03年12月31日,金融租赁业全行业总资产近214亿元人民币,较2002年净增55亿元,同比增加35%。我国的民航、城市出租汽车行业、移动通讯业基本都是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国外飞机、汽车和设备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云南烟草业的腾飞、江浙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众多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军品转民品都有融资租赁公司给予的宝贵支持。有的企业正是在租赁公司的支持下扭亏为盈并逐步发展成上市公司。迄今为止,我国民航系统通过融资租赁引进国际先进机种300多架,累计金额达150亿美元。邮电系统引进移动通信和程控电话设备累计金额20多亿美元。我国已有6000多家企业利用融资租赁进行技术改造,累计金额276亿元人民币。

  

3、金融机构类的金融租赁公司和非金融机构类的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和内资租赁公司。改革开放以来由人民银行按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办法批准的金融租赁公司曾经有16家,经过近几年的金融机构的治理整顿,截止2002年底尚存有12家。另外近100家财务公司、近百家的信托公司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人民银行批准可以兼营融资租赁业务。截止2002年底,由外经贸部批准设立的可以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中外合资租赁公司有 32家。另外还有为数众多从事经营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主要是工程机械、集装箱、信息和办公设备的出租服务。合资租赁公司中的外方投资者中,有近70%是日本的银行、商社和租赁公司。

  

4、90年代中期以后,欧美的跨国公司开始介入中国合资租赁业。IBM、HP、西门子、CIT等。中方股东一般为国内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型国有企业、国有外贸公司。8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和机电公司也开始积极探索设备流通中的融资租赁业务,各类租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江南北。但由于当时对融资租赁业务功能作用认识的局限性,融资租赁业务被界定为金融业务,对内资非金融机构的租赁公司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行政许可立法至今尚未制定,非金融机构的内资租赁公司的发展一直受到抑制。

  

5、各金融租赁公司纷纷推出新的业务品种,以灵活多样的业务创新来开拓市场,其中最有特色和锋芒渐现的是共同委托租赁、飞机租赁和厂商租赁。

  

6、在风起云涌的理财新品中,由金融租赁公司开发的理财创新产品—共同委托租赁吸引了不少企业的目光。继2003年首个共同委托租赁计划—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成功实施后,尝到甜头的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又推出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新的共同委托租赁计划—电力投资共同委托租赁项目,而浙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一个以房产为标的的共同委托租赁计划也在悄然酝酿中。种种迹象显示,共同委托租赁正在成为金融租赁公司手中撕开企业理财市场缺口的利器。

  

7、另外,由国航牵头的专业性飞机租赁公司正在悄然酝酿中。在专业性飞机租赁公司没有诞生前,已有深圳金融租赁公司和新疆金融租赁公司先后试水飞机租赁业务。飞机租赁业务开展得颇有声色的是三九集团旗下的深圳金融租赁公司。业内普遍认为飞机租赁资产是目前国内最优质的租赁资产,利润空间也很大。

  

8、去年以来以新世纪金融租赁公司为代表的金融租赁公司开拓的厂商租赁业务正逐步发展起来。厂商租赁较之一般租赁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由供应商向租赁公司推荐客户,是一种营销机制的创新。通过厂商租赁,供应商抓住了客户,多销售了产品,加速了资金的回笼;客户得到了想要添置的设备,赢得了竞争先机,中小企业也因此获得了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新的融资途径;而租赁公司则不用太费力气,就能寻找到优质客户,扩大了业务量,最终实现了三赢。

  

9、从法律方面来看,中国最早发布有关融资租赁的法规文件是1996年5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若干问题的规定》,1999年10月1日又发布了《合同法》,该法将经营性租赁和融资租赁作为列名合同单独列项,从而使融资租赁的法律地位率先得到了保障。

  

10、会计准则方面,财政部于2001年1月18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租赁》,该准则的制定,使租赁行为在公司财务方面有法可依,避免了以往会计处理混乱的局面。2001年11月27日,财政部又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一制度适用于租赁公司。至此,我国租赁会计在准则层面和制度层面都有了相关规定。

  

11、监管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6月30日,正式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确立了金融租赁公司的金融企业的地位,同时也将强化对其的监管力度。2001年8月14日,外经贸部又颁布了《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

  

12、税收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1月15日颁布了《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该通知对租赁企业营业税的计税基础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13、这些规范了租赁公司的市场行为,为租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配套的政策环境。

  

14、我国融资租赁业起步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转换的历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经济政策、管理体制、信用机制的变化以及租赁公司自身管理的原因,融资租赁业也发生了不少问题和困难。

  

15、如:一些成立较早的租赁公司大量租金被拖欠;租赁公司注册资金太少,高负债经营,抗风险能力太差;

  

16、一些金融租赁公司由于经营不规范,租赁主业不突出,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后,缺乏资金来源,资金周转发生严重困难,资产状况恶化;

  

17、一些合资租赁公司由于合营期限到期或因中外方股东投资政策变化及自身经营状况的原因,近几年来停止了新业务,一些外方投资者处于观望状态,有的租赁公司已开始做清盘准备。

  

18、上述所说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客观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历史遗留问题。但同时也可以高兴地看到,不少新公司业绩稳健,发展势头良好。一些老公司在政府担保项目欠租问题解决之后,坚定了投资信心,有的继续开展新业务,有的打算通过股份转让或资产重组等方式继续展期经营。

  

在我国,传统租赁的历史非常悠久,绝大部分的传统租赁交易都属于消费性质,目前我国仍有大量企业从事传统租赁交易,经营对象包括钢模板、通用设备、建筑施工机械、医疗设备、汽车、电脑、办公设备、电视、音像制品、健身器材和儿童用品等众多品种,在方便人民生活、满足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融资租赁开始在我国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租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重点论述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融资租赁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由国外引进的。1980年初,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公司)试办了第一批融资租赁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包括为河北涿州纺织厂引进纺织机,为北京首都出租汽车公司引进200辆日产轿车,中信公司同瑞士一家跨国公司达成引进协议,运用杠杆租赁为民航引进一架波音747大型客机。1981年4月,中信公司与日本东方租赁公司合资组建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租赁公司———中国东方国际租赁公司,同年7月与内资机构合作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金融租赁公司———中国租赁有限公司,这两家融资租赁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创立和现代租赁体制的建立。在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起步阶段,财政、税务、海关、工商、外贸和外汇管理等有关部门陆续制定了鼓励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融资租赁业在80年代中后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00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金融租赁公司有16家,其4家由于经营问题或破产或关闭,现仍有12家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租赁公司,由外经贸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则有42家。此外还有2130多家信托投资公司,80家财务公司和4家资产管理公司兼营融资租赁业务。

  

从80年代初诞生后的20年里,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融资租赁从国外引进设备和资金,支持我国企业的技术改造。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的统计,截至2000年底,有近7000家企业通过合资租赁公司的融资租赁交易进行了技术改造,行业遍及民航、城市出租汽车、轻纺、烟草、石化、电力、邮电通信和移动通信业等领域。(2)运用融资租赁进行资产管理,扩大产品销售。例如鞍山钢铁公司采用售后回租的方式将进口轧机出售给租赁公司再租回使用,解决了流动资金的需要,深圳华为公司则将融资租赁作为产品的促销手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浙江省金融租赁公司将租赁融资与政府财政支出相结合,既支持城市公交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又提高了财政投入拉动社会投资的倍数效应,此外,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为促进外商在华投资,引进新的投融资理念和先进的项目评估及风险管理经验等方面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2、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融资租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但是融资租赁业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融资租赁交易规模小,租赁渗透率低,租赁设备渗透率只有低。(2)融资租赁基本上是企业筹资的方式,资产管理功能和促销功能远远未能发挥作用。(3)部分租赁公司资产质量恶化,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难以为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因素,也有租赁业自身的问题。从宏观经济环境看,在融资租赁业产生发展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没有关于融资租赁业务的法律规定,出租人的经济利益在法律上没有保障;同时在会计制度上没有对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规范,在税收上也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在资金来源上租赁公司筹资渠道少,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企业运用融资租赁的积极性,也抑制了租赁公司的业务扩张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整个社会信用环境恶化,承租人托甚至拒付租金,致使租赁公司投资无法收回,经营陷入困境。从租赁业自身因素来看,主要问题是租赁公司租赁主业不突出、经营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管理水平低等等。

  

虽然我国融资租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是融资租赁在我国仍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生产领域,运用融资租赁可以扩大实质性投资带动就业增长,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推动高新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在流通领域,运用融资租赁可以改变原有的生产、运输、销售等部门相互分割的传统流通方式,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营销体系,促进国产设备的销售,扩大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在金融领域,运用融资租赁,可以改变单一的贷款融资方式,改善银行资产结构,低经营风险,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规模;在财政领域,融资租赁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可以改变原有的财政及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在国有资产管理领域,运用融资租赁,可以减少固定资产占用,提高资金流动性,盘活国有资产。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的宏观环境在不断地改善,从1999年开始,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三个法律法规相继颁布。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其中的《融资租赁合同》对融资租赁交易的性质,交易当事人的权利责任进行了全面规定,极大地改善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2000年6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对金融租赁公司的机构设置,业务经营及监管等内容进行了规定,突出了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营业务,对规范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具有重要作用;2001年1月1日起由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开始实施,这项会计准则参照国际惯例,将租赁会计划分为融资租赁会计和经营租赁会计,确定了出租人和承租人在不同交易条件下的会计处理、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我国经营性租赁的发展和交易形式的创新创造了条件。

  

同时,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融资租赁在投资、融资、促销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开始利用各种方式介入融资租赁业。加入WTO后,我国将对外开放租赁市场,国外租赁公司和生产厂商的进入,必然会加剧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的竞争,但同时也会带来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国内租赁机构应抓住机遇,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努力创新,使融资租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政策法规与互联网的发展,共享经济在中国火爆异常,其中尤以共享出行为最活跃的领域。汽车分时租赁行业便在这一背景下得以迅猛发展,并得到政策认可,明确行业概念、运营规范和运营商权责。

  

相比较于网约车、经营性租赁等汽车共享服务,汽车分时租赁在价格与使用灵活度上占有很大优势,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实现车辆自由取还,同时提升车辆使用效率,减少资源的闲置,缓解环境和道路资源的严峻形势,深受地方政府鼓励和推崇。

  

目前,汽车分时租赁行业规模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满足社会公众出行、提升出行体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参与企业来看,信用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关键词“共享汽车”、“分时租赁”进行工商注册的企业及院校单位已超过1600多家,最近两年新增注册登记量均超过230家。

  

从汽车投放量来看,截至2019年3月,全国投入分时租赁运营的汽车数量约为11-13万辆。其中EVCAR车辆投放量最大,约为30000-38000辆;其次是Gofun,车辆投放量约在28000-30000万辆;华夏出行汽车投放量也在20000万辆以上。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市场环境成熟及用户习惯养成,分时租赁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大幅增长趋势。2018年,中国分时租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1亿元,同比增长633.1%,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90亿元。

  

从服务模式来看,大多数分时租赁企业采用了“纯电动+分时计费+站点”运营模式。部分企业依托充电桩建设,探索了“车、桩、位”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实现了租赁服务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同时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为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支撑。部分企业采取更换燃料电池模式,也有部分企业与新能源充电桩企业合作,扩大充电网点和覆盖范围。

  

虽然分时租赁受到政府政策的极大鼓励,但目前行业内的高资金门槛、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同时消费者对分时租赁服务模式的认知还需要长时间的引导,目前整个市场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各系统体系还不健全,各大整车厂商、互联网公司的纷纷加入将使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残酷。

  

基于当前发展现状,未来分时租赁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城区停车位、充电桩、车辆牌照三大资源因其有限性将成为分时租赁企业有力的市场竞争壁垒。未来各企业将通过强化与物业公司、政府合作,提高停车网点/充电桩密集度;通过扩张抢占牌照资源。

  

二是政府将引导行业进一步规范发展。分时租赁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尤其是近期,分时租赁已经成为继网约车之后各类资本竞相追逐的热点领域,而市场主体大多缺乏交通运输行业经验。针对分时租赁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并举、鼓励创新与规范管理并重、政策扶持和加强监管齐下,加强决策的前瞻性、全局性,要做好系统谋划、提前引导和规范发展。

  

三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增加,分时租赁能够满足更加长途的出行需求,而智能驾驶和大数据的技术升级,实现网点周边的自动借还功能,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能够降低车辆人力调度成本,提高车辆利用率。

  

四是针对当前分时租赁发展在网点布局、停车设施建设、车辆骗租、交通违法处置以及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加快建立完善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多元共治新模式。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租赁行业发展(中国租赁行业发展介绍)


复制成功